为深化高校间教学交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与喀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公开示范课”系列教研活动。学院援疆支教教师王珍珍、王运峰应邀参加,30余位专任教师现场观摩交流。本次活动由喀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骨干谢敦友副教授主持。

在示范课环节,王珍珍老师以《C语言程序设计》核心章节“循环嵌套结构” 为授课主题,将“内外层循环配合逻辑”作为教学重点,“复杂场景下的循环调试方法”列为难点。课堂上,她通过“统计学生多科成绩等级”等实际案例引入,用流程图拆解循环执行逻辑,结合代码调试演示变量变化过程,并针对“避免死循环”“优化循环效率”等问题答疑,最后以互动提问和图表总结梳理知识。
随后,喀什大学雍巧玲副教授带来《Java面向对象编程》示范课。雍老师采用“理论讲解—框架搭建—代码实操”递进式教学,带领学生完成从接口定义、抽象方法声明到具体类实现的完整开发流程,并结合Java8函数式接口特性,有效展现了“从编程基础到软件开发”的能力进阶路径。

研讨环节,王珍珍、王运峰两位老师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与参会教师围绕“实践课程课时配比”“产教融合案例库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双方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项目化教学”破解编程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在教学难点分层突破策略、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等方面形成诸多建设性共识。
作为东西部高校教育协作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构建了 “示范授课—教研对话—资源共享”的立体化交流平台,既展现了支教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为喀什大学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注入了新动能。据悉,两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课程共建、师资互聘、实践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文图/王珍珍 编辑/尹衍飞 审核/姬广华、杨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