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始于1992年的计算机系,2000年10月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授4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11人,研究生导师7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69人,联合培养研究生10人。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校训,形成“厚基础、重能力、强实践、重应用”的办院理念。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科研创新研究,立足枣庄,服务山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学院文化传承创新。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验环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一类实验室,中心包括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云平台、计算机基础、网络协议、网络安全、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网络综合布线和学生创新创业等26个实验室,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4500余万元。学院资料室藏有万余册专业图书和400余张教学软件光盘。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与教育部-中兴通讯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英古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016年,网络工程入选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两门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课课程,2020年,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两门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汇聚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凝聚形成了10支科研创新学术队伍,其中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团队2个,通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山东省、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科研攻关,帮助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推动科研创新团队产出高质量成果,近年来发表科研成果300余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坚持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400 余项,其中获 MCM 国际奖 7 项,国家奖 50 余项、省奖350余项。近年来,接近23%的毕业生考取了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考上公务员,进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企业和高科技公司就职受到好评,整体就业率达到98.5%。